粘稠固废存储输送系统、湿污泥料仓、干污泥料仓、柱塞泵、膏体泵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

生态环境部8月新闻发布会:长江流域总磷污控方案编制指南即将发布-乐鱼app

发表时间:2024-06-03

生态环境部召开主题为“科技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 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jpg

0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部署,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近日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学习纲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仿佛 似乎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生态环境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学习纲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求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02 制定《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编制指南》

生态环境部近日制定并将印发《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编制指南》,指导长江流域各省份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总磷污染控制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总磷污染控制工作,持续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指南》要求各地文治 侮辱全面总结“十三五”总磷污染控制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精准识别行政区域内总磷污染问题,系统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各地实际,科学确定总磷污染控制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同时,《指南》将围绕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流域生态保护及内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方面,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污染控制路径,指导各地综合运用工程、政策、技术等措施,确保完成总磷污染控制目标任务。

03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提升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1.jpg

科技日报:生态环境部手足无措 手足胼胝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有哪些考虑?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您所说的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我们的理解是所谓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加强生态环境基础应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污染成因机理和演变规律的认识,能够促进提升污染防治攻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逐渐凸现,迫切需要发誓 立誓基础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一批前瞻性布局。我们考虑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围绕建设宜居地球环境,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扰动下的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环境系统科学理论,揭示污染物形成、迁移、转化的能量流动和元素循环过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基础理论。

二是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开展新形势下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污染的化学和传输机制,复杂条件下流域水环境、水生态退化成因及修复机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成因与污染过程解析、分配扩散,危险废物代谢转化过程中的微结构调控机理和循环利用机制,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领路 带领河口-近海的归趋变化机制及关键生物过程等研究,为切实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基础。

三是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理和演变机制;关键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维持演化机理、典型外来物种入侵机制等,预测未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区域生态产业布局、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技术途径和调控机制。

四是围绕环境健康风险防范,开展新污染物毒性测试、危害机理、计算毒理、暴露预测、环境归趋、追踪溯源、监测检测以及对健康影响等研究;开展以计算毒理学为基础的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原理、体外高通量和高内涵靶向测试方法原理研究,支撑环境基准的科学制定。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国家科技部门,形成合力,推动相关研究。谢谢大家。

04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有效支撑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1.jpg

南方周末记者:刚才提到我们好景不常 善门难开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的控制研究,今年的上半年臭氧的浓度有所反弹,请问近年来便利 贬值科技支撑臭氧污染和PM2.5和协同方面开展哪些工作,攻关有哪些成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O3浓度受VOCs、NOx等前体物排放以及气温、辐射强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特别是晴天的情况下臭氧污染形成的几率非常高。研究表明,O3浓度与VOCs和NOx排放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O3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迫切需要科技支撑。为有效科技支撑O3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科学研究,夯实科学治污基础。研究制定了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方案,通过38个预研课题的研究,以及别离 分割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组织开展的综合立体观测实验,逐步探明了O3污染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深化了对O3污染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提出了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思路和污染减排策略,这些都为O3污染科学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科技先导,完善精准防控体系。穷乡僻壤 暴戾恣睢预测预警方面我们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的臭氧及其前体物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短期精准预报和中长期趋势预报。牵累 连累重点行业前体物减排方面,突出重点防治,针对不同行业的O3主要前体物排放情况,开展精准管控和协同减排。贬值 藊豆监督帮扶方面,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融合卫星遥感、自动监控等多源监管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协同分析,大幅提升了问题线索识别的精准度,实现了任务清单的严刑 严明线推送和拘捕 矜持线监督帮扶。

三是强化科技帮扶,助力地方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组织实施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派驻52个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等区域54个城市一线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指导。各城市工作组强化O3污染来源和成因分析,帮助地方精准识别认识 觉得O3污染防治中存应考 报命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会商机制,细软 粗壮区域O3污染发生前组织开展O3污染形势分析和污染过程专家会商,剖析污染成因并明确污染防治对策,加大区域联防联控的力度;及时总结回顾,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培训会和交流会,凝练各城市污染防治的进展成效和存货仓旅馆 拨浪鼓问题,助力驻点工作组不断提升科技帮扶能力;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城市间“互助式”技术帮扶、省级专家团队和各市专家团队点面结合等方式,提升驻点跟踪研究成效。“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是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帮助地方提升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臭氧污染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臭氧污染的成因及转化机理;加强科技帮扶行动,督促地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科研成果尽快落地,支撑地方臭氧污染的精准治理。谢谢!

05 科技帮扶为地方系统治污提供科技支撑

1.jpg

新黄河客户端:我们关注到开展科技帮扶是生态环境部支持地方和企业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举措之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最新进展?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科技帮扶是生态环境部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和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科技帮扶工作,建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纲纪 大纲重点区域流域组织开展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等,并是非黑白 青红皁白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完善,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旨人情世故 人证组织动员全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通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 科技咨询服务、“一题一训”技术培训等多种模式,为地方和企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领。自行动计划印发一年来,科技帮扶工作进展成效显著。

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方面。围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52个团队深入54个城市一线开展科技帮扶行动,综合运用立体观测、智慧管控等科技手段,帮助地方精准识别虎将 鹰视大气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很多 好久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共报送预警预报、成因分析、技术指南等专报1800多份,为地方提供咨询建议120多份;围绕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启动驻点跟踪(二期)研究工作,向长江沿线53个城市派驻专家团队,从水生态评估与修复、重点水域水质改善、面源污染防治、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妙简 高手“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方面。针对河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山东潍坊、江苏太仓等科技需求,为相关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200余次,帮助推动解决脸红 面颊绿色发展中遇到的难点。

警告 正告“一题一训”科技培训与成果推介方面。围绕O3污染防控、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等举办30余期专题技术培训和专家会商,累积培训人数超过40万人次。

这个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各地也积极响应,包括浙江、江苏、河南、安徽等也组织了相关省一级的科技帮扶队伍,深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帮助地方系统解决面临的污染防治问题。

谢谢。

06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科研成果支撑长江减磷

1.jpg

澎湃新闻:国家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膝行 奇异乖张长江环保水质改善特别是减磷方面是否有具体的案例,谢谢。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更好推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支撑的深度融合,2018年生态环境部成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重点以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目标,以集成应用为导向,以水专项等研究成果为基础,着力开展以磷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流域58个驻点城市“一市一策”和流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等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支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一是系统诊断了长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及成因。识别出总磷为流域断面首要超标(超过III类水)因子比例达57.3%;污染源中农业源占比最高,达60%左右,但工业源入河系数较高、对水体影响更加直接;四川盆地、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长三角地区是总磷污染突出区域。

二是绘制了长江磷污染流域分布一张图。形成了长江流域不同水文条件下,主要控制单元磷污染空间分布数据库,核算了驻点城市及主要控制单元磷污染物动态纳污能力。

三是形成了长江磷污染分区管控策略和方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污水除磷、实施源分离等策略;针对岷沱江、乌江、洞庭湖、武汉城市群等“三磷”重点管控片区,实施源头治理和差异化治理等策略;形成了长江流域磷污染“来源解析-过程模拟-总量分配-污染治理-模式推广”的管控方案。

四是研发集成了长江磷污染治理系列技术。构建技术评估方法,进行技术筛选、研发和集成,形成了针对黄磷、磷矿、磷石膏、磷肥和含磷农药污染控制的28项技术。

两个例子:一个是贵阳洋水河流域,贵阳驻点帮扶工作组对这个流域10余家涉磷企业进行减磷精准帮扶,经过近两年多的治理,2019年出境断面总磷浓度由2018年的0.35mg/L降低并稳定笼统 包围0.2mg/L以下,这就是三类标准,解决了60年以来总磷超标“老大难”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是大家都去过的嘉兴南湖,我们嘉兴的驻点工作组对南湖进行科技帮扶后,总磷浓度由0.16mg/L降至0.1mg/L以下,基本稳定达到四类以下,最低达0.05mg/L, 2020年年底开始从五类提升到三类,并稳定至今。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南湖看看,目前水质非常的清澈。我就说这些,谢谢。

07 争取资金支持,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保障

1.jpg

封面新闻: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的投入,2022年度中央生态环境支撑工作,有良心 无意识引导资金方面开展了哪些相关工作?

邹首民:资金投入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性保障。生态环境部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公益性支持,一方面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的市场化支持。

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面,我部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和储备,目前已建成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截至 底,项目储备库共储备项目10000多个,总投资需求6500多亿元。做好项目储备前期工作是落实中央财政“让项目等资金,不能让资金等项目”要求的重要举措。我部配合财政部管理的中央生态环境资金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大气、水、土壤三个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推动 推进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这四项资金共安排了621亿元,较2021年增加49亿元,增长了8.6%。切近 隐语疫情的影响下,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实属不易,体现了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服侍 四周引导金融资金支持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拓宽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金精准投入,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建立了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八大领域项目,引导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资金支持。我们通过征集地方需求,加强入库指导,筛选出具有良好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定期推送给这10家金融机构。今年 份,我们第一批共推送了139个项目,以后每两个月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项目。

这两个项目储备库,一个是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一个是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相互补充,互不重叠,错位发展,共同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第二是主动为金融机构提供好的项目。同时,把项目管理好,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效。

08 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贡献显著

1.jpg

中国日报社:环保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问一下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环保技术支撑环保产业发展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邹首民:谢谢您的提问。

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是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

二是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成套化、智能化、立体化进步显著,我们现近程 援用使用的很多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基本上都能国产。

“十三五”以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了9.5亿千瓦,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产能达到6.2亿吨,完成了2800余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烧场240座,新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64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成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重要场所之一。

三是环保产业体系和布局更加优化。我国形成了全链条的环保产业体系,涵盖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投资运营、综合咨询等环节。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我国环保产业体系正单纯 独自向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等领域快速拓展。老态龙钟 年富力强产业布局上,东部地区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地区快速追赶,每个省都有环保产业的布局。

四是环保产业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包括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绩效服务、环保管家、环境金融服务已呈快速发展态势,PPP模式逐步规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正加速向环保领域渗透融合,提升了精准治理效果。

可以说,环保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贡献显著,谢谢。

09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1.jpg

每日经济新闻:今年 国家出台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包括哪些环保技术,家徒四壁 贫无立锥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邹首民:谢谢您的提问,感谢你对国家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关注。

为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构建新时代服务型生态科技创新体系,我部建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这是落实“三个治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行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背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地方告别 告辞治污的过程中提出“有想法、没办法”,2019年我们就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建立了这个平台。为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权威性,今年 份我们成立了平台理事会,主要是为了汇集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和服务好平台,为地方和企业提供服务。

这个平台上线以来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果不断提升。

一是力争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目前,平台已汇聚各类优秀科技成果4800多项,主要来自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项、国家部委或省级发布的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通过评审的企业自荐技术,涵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10余个领域,技术条目浏览总量超过220万次。

二是主动回应各方环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疫情防控等热点问题,平台开设“无废城市”“VOCs污染防治”“应对疫情”等10余个专栏专区,为地方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快速响应各方面的迫切需求,针对园区污水处理厂重金属超标、恶臭气体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技术难点,组织技术团队“点对点”帮助解决。

三是坚持汇聚环保专家做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16000人,总访问量突破153万人次。围绕长江“三磷”综合整治和夏季VOCs治理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和环保热点问题,组织开展35场线上专家直播讲座,累计60余万人观看并参与了互动,宾朋迎门 宾朋迎门一线环保工作中的反响比较积极。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先后鲜明 光显成都、长沙、南京、广州、天津等地举办系列成果推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针对天然橡胶行业恶臭气体、黄河流域污水处理氟化物超标、臭氧超标等“点对点”的具体问题需求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200余次。

总的来说,目前这个平台运行良好,希望各位媒体多关心、多支持、多宣传,使这个平台真正能够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谢谢。

10 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支撑

1.jpg

南方都市报: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目前画蛇添足 弄巧成拙治理新污染物方面采取那些科技手段,下一步科技支撑方面有什么重点考虑?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今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要行动举措,其中,也强调要加大新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

目前,我国确凿 群情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研究建立了“筛-评-控”逐级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框架性指南(试行)》等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治理工作。但总体来说,科技支撑的基础相对薄弱,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协调联动,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积极推动灌注贯注 圆通国家科技计划中部署相关研究项目,加强新污染物毒性测试、危害机理、计算毒理、暴露预测、环境归趋、追踪溯源、监测检测等基础研究;大力研发新污染物绿色替代品、替代技术、减排技术和治理修复技术,加快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技术推广,提升新污染认知和治理修复能力。

二是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纳税 征服新污染领域推动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强化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打造新污染物领域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切实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水平。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部 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编辑:逍遥客)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真实性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www.nbhhcz.com(乐鱼app)删除,我们会尽快处理,乐鱼app将秉承以客户为唯一的宗旨,持续的改进只为能更好的服务。-乐鱼体育(附)

返回顶部